同为N-1代处理器 锐龙8000G系列为何是商用台式机的更优解?
- +1 你赞过了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下,办公模式与生产力工具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迭代与革新商用台式机处理器的选择已然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件,处理器不仅需应对多任务并行处理、复杂数据运算等严苛性能挑战,更要在7×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商用场景中保持高度稳定性。与此同时,企业采购决策者正面临多维度的成本考量:既要通过精准的硬件配置优化降低初始采购支出,避免资源浪费;更需深入评估处理器能效表现对电力消耗、散热成本等长期运营费用的深远影响。这种在性能、稳定性与能效之间寻求动态平衡的三角需求,已然成为衡量商用处理器市场价值的核心标尺。
而AMD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便很好地符合了这些需求,兼具充沛性能、稳定性以及出色的能耗表现,成为商用台式机的更优解。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为什么同为N-1代处理器,锐龙8000G处理器为什么比竞品更适合商用台式机。
Zen 4架构+RNDA 3核显,铸就高效生产创作
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采用了先进的4nm制程工艺,基于Zen 4架构打造,不仅有着不俗的性能,还在能效比方面表现出色。同时还集成了RDNA 3架构的核显,提供了强大图形性能。而且还内置了XDNA架构的NPU,组成了三位一体的AI加速方案,为AI PC时代的来临做好布局。这里我们就以锐龙7 8700G和锐龙5 8600G两款热门的商用台式机处理器为例,结合实测的数据来带大家看看,它们与友商同级别产品处理器在生产办公这块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锐龙7 8700G和锐龙5 8600G均采用了全大核CPU架构,友商同级别的酷睿i7-14700(8P+12E)和酷睿i5-14500(6P+8E)所采用的大小核异构,能够有效的避免大小核调度问题所导致的效率和稳定性。
直接来看PCMark 10现代办公基准测试,它包含常用基本功能、生产率、数位内容创作三大场景,主要针对网页浏览、视频会议、应用启动、文档及表格编写、照片编辑和视频编辑渲染等项目,可以说覆盖了大家日常生产办公的使用场景。锐龙7 8700G和锐龙5 8600G对比友商同级别的处理器实现了全面的领先,凭借着全大核的设计和强悍的核显为用户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针对Photoshop、Lightroom以及Premiere Pro等专业创作软件的UL Procyon的图像处理和视频编辑测试中,锐龙7 8700G和锐龙5 8600G对比友商同样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在图像和视频编辑的专业创作领域同样有着更好的表现。
从实测的数据来看,无论是商用台式机最常见的网页浏览、视频会议、应用启动、文档及表格编写等轻负载,还是照片编辑和视频编辑渲染等重度负载,锐龙8000G的表现都要优于友商理论核心更多的同级别处理器,锐龙8000G所使用的成熟Zen 4核心架构和RNDA 3架构核显,提供了更为高效的生产创作水准。
价格更低能耗更省,助力企业降低TCO
除了高效率外,成本同样是企业在选择商用台式机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毕竟很多都是大批量的进行采购,无论是采购成本还是使用成本都需要考虑,在这方面锐龙8000G对比友商同样有着更好的表现。
我们就以锐龙7 8700G为例,它不仅在生产办公效率上更胜一筹,价格对比友商同级别的酷睿i7-14700要便宜数百元,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而且锐龙7 8700G集成了性能强劲的核显,可以减少对独显的成本投入,后者想要获得与锐龙7 8700G相同的图形性能,还需额外采购入门级别的独显,这就让其采购成本进一步提升,并且还会增加后续的维护成本。无论是前期的采购成本,还是后期的维护成本,锐龙7 8700G都要更胜一筹。
与此同时,凭借着相近的在制程工艺和架构,AMD锐龙8000G 系列处理器在功耗方面同样表现出色,其TDP仅为65W,满载功耗仅为88W,而友商的酷睿i7-14700的满载功耗为134W。我们就按照这个数据来计算,一天运行8h的话,锐龙7 8700G的设备对比友商可以节约0.37kWh的电量,这个数字看起来并不多,但如果按照一年计算,那就是0.37*245天(全年工作日),也就是大约90.7kWh,而这只是一台设备一年所节约的电量。如果公司有200台商用电脑设备的话,那么一年节约的电量就超过了18000kWh,即便是按照较低的0.8元/Kwh来计算,也超过14400元,每年所节约的电费就可以达到上万元。这意味着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能够帮助企业节约非常可观的电力成本,降低企业的运营开支。同时,较低的功耗也有助于减少热量产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硬件的使用寿命。
无论是采购成本、使用成本以及后续的维护成本,锐龙8000G相比于友商的同级别产品要更为出色,为企业带来了更低的总生命周期成本(TCO)。
三位一体加速方案,为AI普及抢先铺路
如今,PC行业正在大步迈向AI PC时代,不管是硬件还是应用环境的变化,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这个传统行业的格局,锐龙8000G系列也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将先进的AI算力深度集成于处理器核心架构之中。锐龙7 8700G和锐龙5 8600G均内置了XDNA架构的NPU,其算力达到16 TOPS,搭配上Zen 4架构的CPU和RNDA 3架构的GPU,组成了三位一体的AI加速方案,比如锐龙8700G的总算力达到了最高39 TFLOPS,这样的设计让它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AI任务。而友商同级别的处理器并没有配备专门的NPU,只能依靠CPU+GPU的方案。
NPU很好的填补了CPU/GPU在轻量级AI任务中的效率空白,在诸多场景中都可以发挥其作用,比如在使用Amuse处理图片时,可以使用NPU进行超分辨率拉伸,无需消耗CPU和GPU的资源,还可以用过NPU实现会议录音实时转写为文字,视频会议时实现发丝级背景虚化,支持动态追踪人脸等等。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应用对NPU进行支持,持续释放其价值,同时也是迈向AI PC时代的关键跳板。
商用台式机的更新换代速度普遍较慢,而锐龙8000G系列在AI技术的前瞻布局,让其可以更好的适应当下及未来的AI应用和功能,为AI的普及铺路。
写在最后
综合来看,AMD锐龙8000G台式机处理器有着先进的Zen 4架构、强劲的RNDA 3架构核显、更低的功耗表现以及出色的AI算力,可以看作是N-0.5代产品,成为商用台式机的更优解。与友商同级别的产品相比,锐龙8000G不仅有着更强的生产力,还有着三位一体AI加速方案,更好的适应当下及未来的AI应用和功能,而且企业在大规模部署商用台式机时,更需要综合考虑硬件采购成本、运营维护成本及长期能耗成本等因素,高性价比和低功耗特性,让它在综合成本和能效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既能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日常办公提供强劲动力,也能有效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